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4日讯 五一假期是旅游旺季,也是消费纠纷的高发期。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避免旅途中的“踩坑”经历,滨州市消费者协会特发布以下消费警示:
警惕低价陷阱,理性选择产品
问题:部分商家以“超低价”“免费游”为噱头吸引游客,实际通过强制购物、隐性消费等手段牟利。
提醒:选择旅行社或线上平台时,务必查看资质,对比市场价格,拒绝明显低于成本的“不合理低价团”。签订合同时,明确费用明细、行程安排及违约责任。
谨防虚假宣传,核实信息再下单
问题:民宿、景区等夸大宣传图片,实际环境与描述不符;部分旅游项目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现象。
提醒:预订前通过多平台查看真实评价,致电确认设施条件。对“网红打卡地”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
拒绝强制消费,保留维权证据
问题:部分导游通过道德绑架、言语威胁等方式强迫游客购物或参加自费项目。
提醒:遇到强制消费时,可明确拒绝并保留录音、视频等证据。根据《旅游法》,游客有权拒绝合同外的消费项目。
提前确认退改政策,避免临时损失
问题:机票、酒店等因临时退改被收取高额手续费,或商家以“节假日不可退”为由拒绝退款。
提醒:预订时仔细阅读退改规则,优先选择可免费取消的选项。若遇不可抗力(如极端天气),及时与平台或商家协商,必要时向监管部门投诉。
安全第一,慎选高风险项目
问题:漂流、攀岩等户外项目存在安全措施不足、保险缺失等问题,易引发意外纠纷。
提醒:选择正规经营场所,确认商家是否购买公众责任险,主动购买个人意外险。参与前评估自身身体状况,切勿冒险。
维权渠道:
若权益受损,请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维权:与商家协商,保留合同、发票、聊天记录等凭证。
2、投诉举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3、法律途径:通过司法程序维护权益,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赔偿。
滨州市消费者协会温馨提示:五一出行人流量大,建议提前规划行程,错峰出游。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安全与体验并重,方能享受美好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