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近段时间,北京、厦门、山东临沂等多地推出由政府监督指导、价格在百元左右的普惠型家财险。
传统的家财险通常涵盖房屋主体、室内财产的保障,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房屋损坏和室内财产损失,都能得到相应理赔。而普惠型家财险主打“能赔还能修”,提供紧急开锁、马桶疏通等多项居家维修保险保障服务,让消费者不再发愁保险“买了用不上”。
目前,我国家财险仍处于发展初期,仅占财产及意外险市场总体保费收入的约1%,潜力有待挖掘。普惠型家财险,更是发展空间巨大。
推广普惠型家财险,需找准我国房屋面临的风险点,以及消费者的痛点。一方面,我国30年以上的商品房正面临房屋老化带来的漏水、开裂等问题,维修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各地消费者普遍面临各类费用标准不一等烦恼。保险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近两年,许多普惠型家财险采用“以修代赔”的模式,通过整合优质物业的维修服务供应链,辐射多个临近居民小区。有的产品还增加了对包括电动车自燃、高空抛物、宠物伤人等“高频低损”风险的保障,自然会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普惠型家财险的推广,未来有望实现多赢。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客户基础,并增加保费收入,还能将后期可能产生高额赔付的隐患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对于政府来说,能够以更少的财政资金,撬动更多老旧小区改造的资源力量;对于居民来说,每年使用两次维修服务便可能覆盖保费成本,也不用担心被漫天要价。
不久前,为应对房屋老龄化,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保险、房屋养老金这三项“房屋养老”制度。相信在政策支持下,普惠型家财险的率先探路,将为多层次的房屋保险体系建设积累经验、培育市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