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巴黎圣母院的由来及历史(巴黎圣母院的“前世今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5 08:37:46    

巴黎圣母院做为法国甚至欧洲最辉煌的教堂,世界上最辉煌的教堂之一,于4月15日不幸失火了,她的被焚毁着实令人痛心。今天我们暂且不说这次不幸的事故,且去客观地回顾一下这座伟大的建筑的前世今生,因为它的辉煌确实令人惊奇:法国人建造它竟用了180多年,这还不说,建造它时还曾经连接了两个岛,但这么伟大的一座建筑后来还曾当过酒库使用,究竟为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巴黎圣母院的“前世今生”。

一、巴黎圣母院的“前世”历史。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她屹立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西堤岛上,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哥特式教堂群里面,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一座,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圣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们的女士”,意指圣母玛丽亚。圣母院的旧址曾有着深厚而曲折的历史,公元4世纪这里曾是一座用来祭拜圣史蒂芬的基督教堂,6世纪时又成为一座罗马式教堂,是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的,这座教堂有12块基石取自原先罗马神殿的遗址。

到了12世纪路易七世时期,原有的罗马式教堂已经残破不堪,1160年被选任为巴黎主教的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在这个地方建造一座可以和圣坦尼大教堂媲美的宏伟教堂。也有史料显示,在12世纪之前,这里曾有两个教堂,一个是圣坦尼大教堂,另一个是圣母玛丽亚教堂。圣坦尼大教堂早在10世纪时,就已经成为巴黎、或整个法国的宗教中心。但是,正因其重要地位,人们开始发现原有的圣史蒂芬教堂与其所承担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它的老旧,而开始考虑修筑新的教堂。

二、巴黎圣母院的建造花费了180多年,建造时曾经连接了两个岛。

1160年时,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发起教堂的重建计划,到1163年开始修建,当时的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奠基。

在圣母院的修建计划中,新的建筑要比原建筑靠东移,以便在教堂前方腾出一个地方做广场。为达到这个目的,苏利主教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连接了两个岛。因为教堂原址处在塞纳河岸边,也可以说是处在一个半岛上。因为半岛的面积有限,不足以容纳一个广场,所以他将一个原本是孤立在塞纳河中的一个小岛与本岛相连接了起来。这是个浩大的工程,因为要把两个岛连起来,则需要很多土把两岛之间的河道填满,花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除了填河造地之外,当时还拆建了不少屋舍,以便能铺设一条全新的街道即“新圣母院路”。这条六米宽的街道曾是中世纪时巴黎最大的一条街。还有,为了节省更大的空间来建筑新的圣母院,还把原先岛上的一座医院搬迁到了塞纳河南岸。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在1345年建成,历时182年。当然它是一步一步修建的。先从唱诗堂开始建设,直到1208年建成中殿;在1225—1250年间,建好了圣母院西侧立面和后面尖塔。比如教堂的双塔造型正面是13世纪以后,在第三任建筑师尚·哈维的手上才动工,并在1220年代时,由第四位建筑师维优雷·勒·杜克最终完成。

经由法国几代的石匠师、木匠师、铁匠师、雕刻师、玻璃雕切师们的前赴后继,圣母院最后在1345年完工,耗时近两个世纪。可谓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观。

三、巴黎圣母院辉煌历史的见证者。

巴黎圣母院做为一座伟大的建筑,她容宗教、历史、文化艺术为一炉,千百年来,为不少历史伟人、名人所见证,为不少历史大事件所见证。比如:

1430年英皇亨利四世的加冕礼就在自此举行;1455年教会在此为圣女贞德平反昭雪,举行平反仪式,在院内竖立了贞德的雕像;1572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这里举行婚礼;1804年12月2日教皇披耶七世在此为拿破仑加冕;1811年罗马帝王在此接受受洗典礼;1944年8月26日在圣母院里举行巴黎解放纪念典礼;1945年在此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1970年11月12日在此举行戴高乐将军的国葬;还有1980年5月31日教宗保罗二世在此举行非凡的祈祷晚会等。

四、巴黎圣母院的几大奇观。

奇观之一:雄伟的整体结构。巴黎圣母院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它之前,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粗俗,里面很阴暗,使人感到压抑。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轻巧的骨架结构,使教堂里的空间更大,光线更充足了。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被后世基督教堂模仿了无数次。

巴黎圣母院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又高又直。教堂的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而空透,造型轻灵,巧夺天工。整个教堂的主体建筑全部采用石材,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构造庄严和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曾有这样的描绘:“这座可敬的历史性建筑的每一个侧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仅是我国历史的一页,而且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它不仅“写出了人类的世界通史”,而且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制造的交响诗”。

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产生一种向蓝天升腾的感觉。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近乎黄金比1:0.618,立柱和装饰带把前方主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构造十分和谐匀称。

奇观之二:独特的三个拱门、国王廊、巨大的圆形玻璃窗。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分为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洞上方有栩栩如生的雕刻画。中央的拱门叫审判之门,上面的画面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的故事;左边是圣母之门,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右边是圣安娜之门,描述的是圣安娜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为路易七世受洗的情形。

拱门上方为众王廊,陈列《圣经》中旧约时期28位君王的雕像。

“长廊”上面第二层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是彩色圆形大玻璃窗。玻璃窗的设计十分壮美,它的直径有10米左右,俗称“玫瑰玻璃窗”,建于1220—1225年,这富丽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画着一个个的圣经故事。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和亚当、夏娃的塑像。

奇观之三:塔楼和巨钟。圣母院正面的第三层有一排细长的雕花石栏杆,石栏杆上雕塑着许多神魔精灵,它们的面目神情怪异而冷峻,有的精灵如鸟状,还带着奇怪的翅膀。这些石雕的小精灵们几百年来一直静静地守在这里,跟这座伟大的建筑同沐风雨。

石栏杆后面,左右两侧就是塔楼,其中一座塔楼悬挂着一口重13吨的大钟,它就是《巴黎圣母院》一书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13吨,在古代不知是怎么弄上去的?可见古代法国人的聪明才智。

奇观之四:尖塔。巴黎圣母院的主体部分平面呈十字形,跟所有的哥特式建筑一样,两翼较短,中轴较长,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90米的尖塔。远望塔尖,只见它直插云霄,仿佛与天穹相接(可惜这次被烧毁坍塌了)。塔顶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据说,耶稣受刑时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这个十字架下面的球内封存着。

奇观之五:教堂的内部的布置和设施。圣母院教堂空间很大,可容纳9000人,大厅全长128米,宽40米,穹顶则宽33米。内部并排着两列高达24米的长柱子,柱子直通屋顶。两列柱子距离不到16米,而屋顶却高35米,从而形成狭窄而高耸的空间,给人以通向天国的幻觉。也让人相信,教堂就是人和上帝对话的神圣场所。

教堂内庄严肃穆。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显得很神秘,让你感觉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主殿翼部的两端都有玫瑰花状的大圆窗,上面满是13世纪时制作的富丽堂皇的彩绘玻璃。南侧玫瑰花形圆窗,上面刻画了耶稣基督在童贞女的簇拥下行祝福礼的情形。其色彩绚烂,十分炫目。

五、巴黎圣母院曾遭破坏,还曾变成一个酒库。

巴黎圣母院的建成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她历经沧桑,仍风韵如初,期间当然是受到损坏,经过修复的。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大部分文物都被破坏或者掠夺,处处可见被移位的雕塑和砍了头的塑像,唯一保存完好的就是顶楼的大钟。当时的圣母院变得千疮百孔。之后教堂改为理性圣殿,后来又变成藏酒仓库,直到1804年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圣母院重新还给“上帝”,做为宗教之用。

后来伟大的维克多·雨果曾在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对这座辉煌的教堂做过最充满激情浪漫的诗意描绘。1831 年小说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巴黎人民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对圣母院的强烈关注。

于是由历史学家兼建筑师奥莱·勒·迪克主持,修复计划开始了。在1845年,著名建筑师拉素斯和维优雷·勒·杜克负责全面整修教堂,工程持续了23年,修缮了尖顶和圣器堂等,巴黎圣母院又恢复了她本来的神采。

如今,巴黎圣母院在维修中不幸遭遇火灾,虽然它的主体建筑因是石头建造的,免于损毁,但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人类的损失!我们每个人都当应为她祈祷,愿她早日恢复,重新焕发出神圣的青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