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高新区舜华街道凤凰国际社区的入口处,一张醒目的 “骑手友好路线图” 吸引了往来骑手的目光。这张标注着楼栋号、充电站、停车区的指引牌,正是山东首个 “骑手友好社区” 的生动注脚。作为济南市外卖行业、社区、物业三方共建的试点项目,这里不仅为骑手提供便利服务,更通过 “双向奔赴” 机制,让外卖小哥变身社区治理的 “流动哨兵”,探索出一条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治理的创新路径。
从 “进门难” 到 “服务暖”:
社区为骑手打造 “第二个家”
凤凰国际社区占地面积 16 万平方米,常住居民超万人。为解决骑手 “进门难、找楼难、停车难” 问题,社区联合美团配送绘制线下 “骑手友好线路图”,并同步更新骑手App 内的导航信息。“以前进小区像走迷宫,现在看着地图就能快速找到楼栋,连卫生间和换电柜的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 美团骑手陈亮在社区跑单一年多,对路线图带来的效率提升深有体会。
除了路线指引,社区还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 “爱心驿站”,提供免费休息区、饮水、充电设施,二楼图书角可供骑手闲暇时阅读。社区食堂推出骑手专属85 折优惠,一周五天菜品不重样,成为骑手们的 “能量补给站”。“阴雨天没单时,驿站就是我们的避风港。” 陈亮说,在这里不仅能解决基本需求,还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从 “服务对象” 到 “治理伙伴”:
骑手化身 “移动网格员”
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骑手们也积极回馈社区。陈亮介绍,骑手们在送餐过程中会主动帮助老人提重物,发现走廊堵塞、井盖缺失等安全隐患时,会通过拍照或即时反馈机制告知社区。“我们每天穿梭在小区里,对环境最熟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这种 “双向奔赴” 的治理模式得到了社区的积极响应。凤凰国际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利红表示,社区正与美团总部沟通,计划对骑手进行综合培训,将其纳入 “流动网格员” 体系。“骑手们的‘随手拍’能及时发现小区治理盲点,他们的参与让社区更有温度。” 李利红说,未来将进一步扩大驿站服务范围,探索积分兑换、职业技能培训等更多举措,增强骑手的归属感。
从 “单点突破” 到 “全域覆盖”:
济南构建骑手友好生态
凤凰国际社区的实践并非孤例。在市中区万达商圈的 “奇迹驿站”,不到 50 平方米的空间内配备了药箱、微波炉、冰箱等设施,每天服务超 50 人次,还向环卫工人、游客开放。站长王星介绍,驿站提供免费充电、维修工具,还能协助处理简单车辆故障。
济南市正以 “骑手友好社区” 为支点,撬动城市治理升级。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打造 260 平方米暖 “新” 之家,提供法律援助、特价 “爱心餐”;钢城区设立 “移动网格员” 积分激励制度,骑手通过上报隐患可兑换礼品;市中区同生里社区开设 “骑手暖心义诊站”,提供免费健康咨询。截至 2024 年底,全市已建成友好社区 75 个、暖 “新” 驿站 1100 余处,专属停车位 260 余处,智慧门禁改造 60 余处。
从 “便利服务” 到 “成长赋能”:
城市与骑手的 “双向奔赴”
“骑手友好社区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优化,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革新。”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济南正构建起 “骑手服务居民、社区服务骑手” 的良性循环,让新就业群体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基层治理的 “新” 力量。
如今,在济南的大街小巷,骑手们身着统一工服,穿梭于楼宇之间。他们背后,是政府、社区、平台的协同努力;他们眼前,是城市治理的温暖图景。这场 “双向奔赴”,正在书写着新时代城市治理的生动篇章。(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