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昌,一群身着红马甲的“追光者”,以十年如一日的躬身力行,让“雷锋”二字从课本走进市井烟火,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今天让我们走进《榜样的力量》专栏,听一听用微光汇聚星河 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答卷——许昌雷锋爱心社团 刘冰的故事。
记者初次见到刘冰,她正在和许昌雷锋爱心社团的志愿者们给大凉山的孩子们打包爱心人士们捐献的衣物。自2020年开始,许昌雷锋爱心社团已经给四川大凉山山区困境儿童筹集爱心衣物、棉衣棉鞋、学习用品等物资四万余件了。
刘冰介绍:“成立这个团队是10年前,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就是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然后不知道被谁,把我加入另外一个公益组织邀请进去了,就是在参加活动的过程当中,接触的那些孤寡老人、残疾儿童,然后一群人去帮助另外一群人,当时那个氛围让我特别感动。我当时就在想呀,俺许昌有个这样的组织多好呀,所以就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嗯原因吧,然后就回咱许昌来以后,拉了这个咱许昌雷锋团。之所以能走十年,一年一年的坚持,然后一天一天的坚持,通过坚持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收获其实是最大的,第一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大。然后第二就是你收获的内心就是满满的踏实、快乐幸福。因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它真的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事实存在的,就是假如你愿意加入志愿服务的过程当中、去加入这个公益队伍里,你会发现你去做每一件好事,你给每一个人带去力所能及的帮助的时候,你内心的快乐是特别真实,是拿钱都买不到的,是在别的地方别的工作岗位上你体会不到的、特别真实。”
有人问过她为何能坚持,她说,因为她有自己深爱也深爱自己的伙伴们——雷锋团的团员们。每个艰难时刻,因相似的理念凝聚在一起的团员们都会默默守护在刘冰身边,抛弃个人私利,全心全意地去落实雷锋团的工作安排。有位医院的护士经常需要值夜班,雷锋团有活动时也会在值完夜班的第一时间去参加活动;有位经常值夜班的辅警,有时通宵未眠,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去做活动;每一位雷锋团员,都不断在彼此身上获得支持和力量,再把它一次次传递出去。这力量,朴素却纯粹,柔弱却强大,那就是鼓荡在每个雷锋团员心中“执着为善”的善良。
有人质疑“雷锋精神是否过时”,他们用400余场公益活动、60万元善款流动、1.5万张儿童笑脸,证明利他情怀始终是文明社会的精神坐标;当有人感慨“个体力量何其渺小”,他们以四万瓶“爱心冰柜”的清凉、三万只口罩构筑的防线、四千斤草莓架起的希望,演绎着“微光汇聚成炬”的永恒真理。在这里,值夜班的护士、通宵执勤的辅警、捐出三元五元的普通人,共同拼接出“善良”最生动的模样。刘冰和雷锋团先后荣获了“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许昌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许昌市慈善团体”等荣誉称号;多名志愿者获得河南省文明办、许昌市文明办、建安区文明办等单位的表彰。刘冰本人也于2017年入选中国好人榜,2018年被评为了许昌市三八红旗手。
刘冰说:“雷锋团走过了第一个十年,但是我期待咱们还有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之所以能坚持,身边的这些兄弟姐妹们,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身上的故事,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感动我的点,然后是他们激励着我,即便是中间我遇到了一些坎,或者遇到一些困难我走不过去了,但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的鼓励,因为他们给我的力量和勇气,我还能继续,这就是为啥能坚持10年的原因。如果这个社会上人人都出来做公益,做志愿服务那这社会想不好都难,就是咱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来参加公益、参加这个志愿服务,就是多为这个社会贡献点正能量的东西,然后阳光美好的东西,多给这个社会,赋予一些更美好的力量,让这个社会越来越好。”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