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 余省、30 余个分会场共赴 “星星的孩子” 守护之约,华东师范大学引领全国校园联跑,为孤独症儿童开启温暖旅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30:00    

阳春三月,樱花与爱心一同绽放。3月30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意识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华东师范大学与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联合主办的“用爱奔跑 点亮星梦——2025KDL‘世界孤独症意识日’公益马拉松全国校园联跑行动”在全国20余个省市30余个分会场同步启动,吸引了近千名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家长以及爱心志愿者参与。

今年的活动从“家校社联动”全新升级为覆盖全国的“全国校园联跑”,创新采用“高校+特校(或相关单位)”“高校+小学”“中小学+中小学”三类协作模式,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主会场为圆心,通过标准化方案指导全国30余个分会场,全面扩大融合教育的受益群体,让更多人关注孤独症儿童的成长,打造更加深入人心的公益品牌。

用爱奔跑 点亮星梦——2025KDL‘世界孤独症意识日’公益马拉松全国校园联跑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主会场起跑

“这不仅是一场体育活动,更是一次社会融合的生动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国跃表示,华东师大体育学科始终关注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和身心健康发展,本次面向孤独症儿童的公益亲子马拉松旨在加强社会对特殊群体的了解,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质量与社会融合度注入新动能。

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委员杨贵仁表示:“华东师范大学汇聚社会各界力量,用一场温暖有爱的融合跑步活动,搭建起‘看见与被看见’的桥梁,用行动传递平等与包容的理念,助力孤独症儿童勇敢奔向美好明天。”

活动伊始,华东师范大学健美操啦啦队以跃动的青春韵律点燃全场,孩子们惊叹于他们的高难度表演动作,家长们用掌声应和音乐的节奏。悦无界乐队与长笛独奏接连登场,为春日的樱桃河畔注入来自“星星”的律动和心愿。

滚铁环、打方宝、编花篮、投壶……孩子们在参与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记忆的传统体育游戏中,解锁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传统游戏世界。

孩子在进行滚铁环游戏

孩子正在参与投壶游戏本次活动招募了80余名中小学生作为“小小志愿者”,在校园各个打卡点与孤独症小朋友一起互动游戏。“小小志愿者”们与“星星的孩子”们自然结伴,在奔跑和游戏中深度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彼此的理解与接纳。“普特儿童手牵手”这一活动模式在全国各地分会场得到了广泛推广,彰显了华东师大在融合教育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适应性体育教育向全国辐射。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永德学校二一玉兔班的田一然是第二次担任“小小志愿者”了。“今年的活动吸引了全国30多个地方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一起参与。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城市,但我们拥有同一个目标——用爱陪伴‘星星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快乐。”田一然说。

“孩子第一次愿意主动牵起别人的手,他的笑容让我知道,这样的陪伴是有力量的。”一位孤独症儿童家长激动地说。另一位家长表示:“他以前总是很抗拒参与集体活动,但今天他竟然自己跑完了全程,还和身边的小朋友微笑。这场奔跑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善意,这是任何药物都无法给予的治愈力量。”

志愿者为参与者演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向记者介绍,今年的志愿者报名人数再创新高,全国范围内共有超过2000名志愿者报名。作为全国联跑行动发起单位,华东师大为每个分会场提供“标准化 + 特色化”KDL公益服务方案,并为志愿者提供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孤独症相关知识普及、志愿服务规范、科学沟通技巧与应急处置方法,让志愿者能够以更加专业、安全、温暖的陪伴,确保活动“举办有温度,成效有高度。”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主会场志愿者合影从北国冰城到岭南水乡,全国联跑行动呈现多元创新格局。山东体育学院基于体教融合经验,构建分层分级的小学融合教育活动模块;哈尔滨体育学院依托体育专业优势,与当地特殊学校联合细化专项特质儿童活动方案;湖南科技大学通过组建近百名特教教师的专业团队,联动湘潭市残联建立常态化机制;香港教育大学则将适应性体育教育与公益行动深度融合;乌鲁木齐、西安、长春、大连、南京、武汉、广州、深圳、南通等地多所学校更是以学校间的协作共享为基础,建立起覆盖面更广的公益联跑网络。

全国各地分会场这一活动的背后,凝聚着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汪晓赞教授及其KDL团队多年的科研成果与实践探索。KDL源于其核心课程理念“Know it, Do it, Love it”(知之、行之、乐之),旨在夯实学生对运动的认知基础(知之),强化运动技能的实际应用(行之),并最终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运动(乐之)。

经过十余年的理论研究与一线探索,KDL研究团队针对孤独症(A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动作发育迟缓(MD)等特殊儿童群体的身心特征,研发出了一整套系统、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团队从运动技能的提升、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情绪管理的强化以及社交能力的促进等方面入手,通过丰富多样的运动游戏和趣味化的互动方式,让孤独症儿童在愉悦而温暖的氛围中实现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近五年来,KDL团队已累计服务孤独症儿童逾1800人次,帮助其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深受家长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KDL团队对孤独症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分组运动干预

图片由学校提供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