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羊城晚报》T13版报道
当油甘埔村的客侨老围屋飘出咖啡香,当官井头村的工业园区机器轰鸣与龙凤山庄的欢声笑语交织,人们发现,在深圳龙岗与东莞凤岗交界处,一场关于乡村蝶变的故事正悄然上演。
2024年以来,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对象,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村和油甘埔村分别聚焦“融深活力典型”和“客侨文化典型”进行特色化发展,实施“工业+文旅”双引擎,驱动“文旅与产业”同步发展,推动村内通过农房风貌微改造、人居环境精提升、产城融合深拓展、绿美生态巧嵌入等措施,在方寸之地落子,努力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百千万工程”凤岗临深“典型村”实践之路。
油甘埔 侨乡肌理中的 “美丽经济”密码
来到油甘埔村龙水路,两侧的出租屋鳞次栉比,一排排架在空中的电线、网线和电视线,串联起各栋出租屋,部分楼栋外立面上装有公共路由。
凤岗镇油甘埔村
据油甘埔村经贸办负责人介绍,2024年,凤岗镇锚定“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将“三线”整治纳入典型镇建设规划,并制定了详细的公共路由规划和设计方案。其中,凤岗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会同油甘埔村委会、各运营商,结合村委会道路改造,制定“环屋公共路由”试点建设方案,创新形成环屋路由整治模式,即通过在片区房屋三面以上外立面设置架空路由,根据用户量情况,每4至6栋房屋规划一处箱体集中安装点,有效实现居住环境和安全效能双提升,为凤岗镇探索出一套成本低、效果好、可复制、可推广的“三线”整治模式。如今,走进油甘埔村龙水路片区,出租屋屋舍俨然,焕发新面貌,头上空间不再杂乱,显得格外开阔。
这只是油甘埔村精心打造高质量美丽宜居乡村的一个缩影。油甘埔村还将“美丽庭院”建设与乡村环境改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等紧密结合,突出“侨”特色,打造具有客侨特色的“美丽庭院”示范带。目前,由党史村史休闲广场到虾公潭古建筑群、再到客侨文化会客厅的示范带主要路径已初步建成,示范带将各类景观和“美丽庭院”的咖啡屋、糕点烘焙作坊串珠成链,推动“庭院美”转化为“经济美”。接下来,油甘埔村还将建设以侨乡特色为主题的凤岗华侨公园,提升油甘埔村的文化软实力和乡村吸引力。
在民生服务领域,油甘埔村同样亮点纷呈。升级后的农贸市场变身“侨乡客厅”,外立面融入客侨元素,与周边景观浑然一体。村内有10个停车场、13条停车路段,约有1900个停车位,加上即将开建的立体停车楼,让“停车难”成为历史。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市鸿荣源集团捐资改造的大窝后山登山道,不仅为周边广大居民提供了便利,更架起了深莞社会力量共助乡村振兴的桥梁。
官井头 临深前沿的“产城文旅” 融合实验
在“侨乡”油甘埔美丽嬗变的同时,在凤岗镇的东南部——官井头村金龙路旁,一片16万平方米的空地正孕育着新的产业奇迹——官井头村产城融合项目。
凤岗镇官井头村
据官井头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打造总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的低成本产业空间,预计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24亿元,年财政贡献约8600万元,将积极为珠三角区域,特别是莞深融合区域的高、精、尖企业及规上企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空间和配套服务。伴随着重大项目的落地,官井头村产业转型,育“新”、强“产”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全村共有上市企业3家、规上企业27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及“小升规”培育对象11家。
一手抓产城融合,一手抓生态治理,推动农林文旅融合。屿湖公园内,碧水绿树与科普田园相映成趣,官井头水库的清澈水源与基本农田的盎然绿意,构成了临深片区的“生态绿洲”。在这里,绿美校园、美丽庭院与产业园区和谐共生,“生态宜居”不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图景。龙凤山庄内,其升级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展现出“文旅+”的无限可能。该项目以粤港文化为主题内容,结合生态游乐、休闲度假、潮玩艺术等主题内容进行升级,预计用地29.31亩,总投入5.2亿元,打造大湾区首个国潮文化旅游度假小镇。2025年预计投入建设资金1.4亿元,建成后将提升景区客流至160万人次/年,预估年收入6000万元,有望带动东莞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超亿元。
全镇统筹 绘就现代城乡新画卷
作为东莞面向深圳的南大门,凤岗镇近年来以“百千万工程”作为城乡融合的关键抓手。2024年,凤岗镇官井头村与油甘埔村分别以“融深活力典型”和“客侨文化典型”,实施双引擎,驱动产业融合发展,展现“侨乡”魅力与“潮玩村”活力,生动演绎凤岗产城融合新实践。数据显示,2024年,油甘埔村村组两级总资产达24.5亿元,净资产23亿元,村组两级经营总收入2.4亿元,虾公潭古建筑群、客侨文化会客厅等文化地标擦亮“广东美丽侨村”金字招牌;官井头村村组两级总资产25.74亿元,净资产24.3亿元,村组两级经营总收入2亿元,文旅与产业双轮驱动的格局初步形成。
双村的蜕变,折射出凤岗镇“百千万工程”的系统思维。从编制中心镇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到建立“三互三共”莞深融合机制;从雁田村12公里美丽乡村风貌带的惊艳亮相,到“三线”整治、智慧停车等治理创新获全市认可,凤岗正以“典型村”为支点,撬动全域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11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速居全市第二,一批“工改工”项目与“反向飞地”的落地,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未来,当油甘埔的华侨公园揭开面纱,当官井头的国潮小镇渐露真容,这两个临深“典型村”将成为莞深融合的微观切片,真实展现“百千万工程”在珠三角腹地写下的生动注脚——客侨文化的“面子”与融深发展的“里子”正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现代城乡新画卷。
文、图 | 秦小辉 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