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庭养了猫、狗、观赏鱼、鹦鹉等宠物,给生活增添了乐趣。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有人为了追求时尚,专挑蜜袋鼯、蛇、蜥蜴、花枝鼠等“冷门”小动物来养。它们真的适合家庭饲养吗?疾控专家建议:小众宠物虽有趣,但一定要来源合法,确保动物本身没有疾病,切莫盲目跟风。
养的人不少
主人张开手掌,一只趴在柜顶的蜜袋鼯猛然跃下,伸展的四肢犹如滑翔伞,稳稳落在掌中。这样的情景,在短视频平台常能见到。有网友形容:“当它向你‘飞’来,一定要尽量接住,不要辜负小家伙对你的信任。”
呆萌的小家伙,煽情的文案,令其一度成为网红宠物。不少人萌生兴趣,想把它带回家。市民陈女士就养了一只蜜袋鼯,每天带到户外,让它撒欢儿,并且总能吸引别人的关注。
“我在网上看到后,感觉它的样子很可爱,眼睛又圆又大,体态轻盈娇小,一只手就能握住。”陈女士养了大半年,准备再入手一只,给它做个伴。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很多交流饲养小众宠物的话题。龙猫、小蛇、蜥蜴、花枝鼠等种类繁多。还有人建了群,每天在里面分享经验。电影《哪吒2》爆火后,有人甚至养起了土拨鼠,并且在网上晒出日常视频,点击量挺高。
多从网上买
记者走访了几家市区的宠物店,基本只能买到猫、狗、鸟等宠物。一家宠物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人们主要在网上买小众宠物,啥也有。随后,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输入“异宠”“小众宠物”等关键字,弹出许多种类的活体宠物。
比如,有卖松鼠的,承诺“已打疫苗”。有玉米蛇,保证“温顺、好上手”。有人工繁殖小鳄鱼,描述“体长30厘米左右,送牵引绳”。甚至还有宠物蜘蛛、蜥蜴、小浣熊幼仔、家养狐狸、变色龙、雪貂等等。
永乐苑社区网格员宋静云在入户中,常能见到居民在饲养小众宠物。比如市民周女士,养了一只蜥蜴,学名鬃狮蜥,已有5个月大。为了照顾好它,周女士费尽心思,配备了加热灯、紫外线灯,让饲养箱保持25℃至35℃的恒温。还在箱中放了树枝、岩石等自然元素,以便它攀爬和躲藏。一日三餐更是讲究,要专门网购杜比亚蟑螂、蟋蟀等活饵,配以绿叶蔬菜和水果。
入手需谨慎
这些宠物,能不能养,需要注意啥?玉园南社区的工作人员听到居民咨询这方面的问题后,请教了万柏林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孔垂青,将答复以公益小课堂的形式,给大家普及了养宠知识。
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不饲养禁止交易和饲养的物种,应从有正规的繁育许可商家进行购买。
购买时,要确保没有携带未知病原体。比如蜥蜴,可以通过粪便传播沙门氏菌,仓鼠可能携带隐孢子虫和鼠咬热细菌,土拨鼠可能携带鼠疫杆菌甚至狂犬病毒。
其次,宠物如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其去有资质的宠物医院就诊,同时为宠物进行疫苗接种、驱虫等。接触宠物以后要洗手,笼子要定期打扫,粪便要进行清理,人体不要接触宠物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
另外,儿童、孕妇及备孕人群、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对动物毛发或皮屑过敏者这5类人群,不建议饲养。
记者采访得知,这些小众宠物虽然可爱,但贸然饲养会有一定的风险,建议理性入手。
并州新闻 记者 李涛